世界新动态:如何正确的讨论中医?
(资料图)
互联网上肯定是没有多少深入的中医交流的。例如下述种种讨论都很难在互联网上看见:一个病案中,症状、舌脉稍有变化,方药如何紧随调整;一些药物组成类似的处方,怎么总结出一些治法去把这些组方思路统摄到一起;某个医家处理病症的范围和用药组方特色的切实概括(并非标新立异求奇或平庸的总结)。
反而在互联网上比较能够成为讨论热点是体系之争,中西医之争……。即使作为中医内部而言,也同样存在很多体系上的争论。比如从《伤寒论》出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都强调自己才是最符合仲景原意的处理方式(要么就是伤寒、温病之争)。针灸则在经络体系、经络实质上是争论的重点。又或者有人走的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道路,利用现代医学的知识重新阐释中医里的各种概念,并试图利用“整体观念”这样考虑问题的方式来补充现代医学的不足(因为在他们看来,基于解剖、生理、病理的现代医学总是不够整体和太过割裂的)。还有一些比较纯粹的以传统思维作基础的人,在数术、运气、周易、内观、练气等等方面投入时间,认为借助这些手段才能够学习好中医,一方面强调天文和数术的法则,另一方面强调身体感受上的变化。还有彻底继承了日本汉方思维完全投入方证相应中的思考方式,想要彻底摒弃“玄学”的中医理论,只讨论经典方剂和症状的对应关系。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比较好的中医状态是善于研究不同疾病以及辨证时的症状权重(疾病的特点、干扰辨证的症状,判断和处理病机的先后次序)、处方的思路,配穴组穴的思路,针刺技术,推拿手法技术,药物的特殊功效用法等等这些方面。在疗效观察方面,设定一些较为严格的标准,解释上不要过于任意。这些技术很难引起“共鸣”与交流,因为可能很多人没有同样的治疗体会,只能当作见世面一样看过算过;并且这些治疗经验也确实太过于零散,没有好的概括和总结也不能为“交流”提供一个好的场域和空间。
究竟如何讨论与交流中医,而是个人研究个人的,导致不断地重复造轮子,可能还需要大家一起探索。
- 世界新动态:如何正确的讨论中医?
- 劳务派遣工的工伤赔偿是由谁负责的呢|每日报道
- 有一说一 | 是进化还是妥协? 从全新君越聊聊中高级轿车现状
- 福建省首批水文化遗产“侯龙书院”入选全省终身教育游学线路
- 环球要闻: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将于6月7日至6月10日闭馆
- 全球时讯:英少女海滩胜地玩球被强拖进水深处强奸,疑犯2年后被揪出起诉
- 南京又一次“松绑”限购 将影响几何?
-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原理 今日热门
- 2023中关村论坛共举办12场平行论坛 共议科技前沿_天天快资讯
- 石塘镇长汀村新建的航标灯塔落成 环球热议
- 焦点观察:小米超级电能柱599元预售 210W快充
- 提升基础与应用能力,中兴5G聚焦超清视界-每日头条
- 360医药网直播_360医药网 焦点精选
- 找工作要小心“求职陷阱” 警方提示:警惕套路与骗局
- 生姜泻心汤_关于生姜泻心汤介绍 快报
- 笔记本电脑内置麦克风_笔记本电脑麦克风说话没声音-焦点短讯
- 最好的礼物_对于最好的礼物简单介绍-世界看热讯
- 当前讯息:小麦待收+鲜果上市 各地夏收夏种夏管火热进行中
- 台式电脑键盘锁了按什么键解锁_键盘锁了按什么键解锁|焦点热门
- 货到付款是怎么个流程_货到付款什么流程
- 90后的童年回忆:《成龙历险记》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原型是谁?
- 碧野_世界实时
- 观察:钚弹原理_钚弹
- 偎依的意思_偎依的出处 最新消息
- 美国债务违约风险逼近,华尔街机构严阵以待
- 世界要闻:中国网络文学在亚洲海外市场订阅用户达1亿多人
- 简讯:一条朋友圈广告牵出7.5亿元假烟案
- 药易购最新公告:监事田文书拟减持不超1.57%
- 紫晶存储适格投资者赔偿工作启动 10亿元先行赔付专项基金已就位_全球球精选
- 济源公安机关破获系列“拉车门”盗窃车内财物案